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端--工程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龙翔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珠江黄埔大桥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技术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6-11-16 21:43:00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33.4.7 卸载方法:卸载顺序同加载相反。
3.4.8支架调整
依据预压结果,绘出支架的变形曲线,并调整箱梁底模板标高。由于在设计文件内没有对张拉预拱度进行要求,调整后底模板标高=设计梁底标高+支架弹性变形值+预留拱度。确保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变形在混凝土容许范围内,保证箱梁的设计尺寸与标高、坡度和线性等。
4工程数量
4.1 三套支架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一套数量        三套数量        备  注
1        贝雷梁        t        116.7(432片)        350.1(1296片)       
2        横联Ι16        t        31.5(342根)        94.5(1026根)        配套相应的U型螺栓
3        钢销        个        264        792       
4        钢管柱        延米        2800        5400       
5        Ι40        t        35.1        105.3       
6        钢管柱横联        t        20        60       
4.2 三套支架主要主要机具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主要性能参数        备注
1        钢管脚手架        t        39        D48*3.5         
2        卷扬机        台        6        5吨         
3        倒链        个        15        3T         
4        钢丝绳         m        2000        φ19.5          
5        钢丝绳         m        1500        φ21.5         
6        吊车        台        4        16t         
7        油顶        台        6        2t       
8        电焊机        台        10        直流或硅整流         
5  施工时安全注意事项
5.1地基处理:支墩基础基坑开挖后,应注意检查地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满足要求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并做好排水设施,避免雨水浸泡及积水,以保证地基承载力及限制下沉量。
5.2浇注混凝土基础前应控制好其顶面标高及其平整度,因为对于连续梁,中间支墩的标高,直接影响分配于其上力的大小。同时平整度确定钢管柱能否发挥受力性能。
5.3吊装贝雷应分片组装,切忌图快而单组贝雷一次吊装到顶,因为贝雷片之间均为铰接,各组贝雷之间也是通过拉杆(角钢)用螺栓连接,单组贝雷稳定性差,只有通过用联结杆件将各组贝雷连接成整体后才稳定可靠。
5.4吊装贝雷纵梁之前应注意检查钢管柱加固的对拉撑、脚手架、缆风是否合理有效,纵梁、横垫梁之间联结是否牢固可靠。
5.5用吊车吊装、拆除贝雷支墩时应派专人指挥吊车,严禁吊车大臂碰撞支墩。
5.6 操作过程严格按照高空作业要求进行。
贝雷片组装现浇梁支架可行性分析
1、结构设计
支架采用梁柱式支架。支架基础为明挖扩大条形基础;临时支墩为钢管柱,共设四个支墩;支架纵梁采用贝雷片组装,三跨连续,共12排贝雷纵梁,纵梁统一采用槽钢联结成一体。
2、荷载计算
按《桥规》的规定,经计算各部分荷载如下:
①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按设计图纸中每40跨梁部砼数量为350m3的说明,混凝土的自重约为 。不计墩顶的实体部分,均平到整个跨度内为
  。
②模板和支架自重
模板及支架计重:(47米外模重量为103t,内模: )

支架自重:支架顶部铺设的方木和横向连联系,按贝雷架的0.3倍计入。

③施工人员和料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荷载:
按《桥涵手册》下册第15~16页的参考值取 ,整跨的匀布荷载为
      
④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按《桥涵手册》下册第15~16页的参考值取: ,整跨的匀布荷载为      
根据桥规:
验算支架纵梁强度时荷载组合为

验算支架纵梁刚度时荷载组合为

3、每片贝雷桁架梁承受荷载计算
(1)验算贝雷纵梁强度时作用在每片贝雷纵梁上的荷载为(按1.2不均匀分布系数考虑):
=
(2)验算贝雷纵梁刚度时作用在每片贝雷纵梁上的荷载为(按1.2不均匀分布系数考虑):
=
4、计算结构简图

图1:计算结构简图
5、支座反力

    
式中:
、 、 、 ———各组贝雷纵梁各支点处反力;
、 、 ———三跨等跨连续梁受均布荷载时的剪力系数;
———每片贝雷纵梁上受均布荷载。
则相应各支墩顶承受荷载为:
              
式中: 、 、 、 ———钢管临时支墩的所受的力。
6、一片贝雷梁承受29.723kN/m时的弯矩图

 由交通部交通战备办公室《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可知一片贝雷架的允许弯矩为788.2
安全系数K=  满足施工要求
7、一片贝雷梁承受29.723kN/m时的剪力图

 一只钢销的允许剪力为550KN,两只钢销的允许剪力为550*2=1100KN,而中间支墩的最大剪力为392.3KN。
安全系数K= (可满足施工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6-11-16 21:43:08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33.4.7 卸载方法:卸载顺序同加载相反。
3.4.8支架调整
依据预压结果,绘出支架的变形曲线,并调整箱梁底模板标高。由于在设计文件内没有对张拉预拱度进行要求,调整后底模板标高=设计梁底标高+支架弹性变形值+预留拱度。确保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变形在混凝土容许范围内,保证箱梁的设计尺寸与标高、坡度和线性等。
4工程数量
4.1 三套支架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一套数量        三套数量        备  注
1        贝雷梁        t        116.7(432片)        350.1(1296片)       
2        横联Ι16        t        31.5(342根)        94.5(1026根)        配套相应的U型螺栓
3        钢销        个        264        792       
4        钢管柱        延米        2800        5400       
5        Ι40        t        35.1        105.3       
6        钢管柱横联        t        20        60       
4.2 三套支架主要主要机具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主要性能参数        备注
1        钢管脚手架        t        39        D48*3.5         
2        卷扬机        台        6        5吨         
3        倒链        个        15        3T         
4        钢丝绳         m        2000        φ19.5          
5        钢丝绳         m        1500        φ21.5         
6        吊车        台        4        16t         
7        油顶        台        6        2t       
8        电焊机        台        10        直流或硅整流         
5  施工时安全注意事项
5.1地基处理:支墩基础基坑开挖后,应注意检查地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满足要求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并做好排水设施,避免雨水浸泡及积水,以保证地基承载力及限制下沉量。
5.2浇注混凝土基础前应控制好其顶面标高及其平整度,因为对于连续梁,中间支墩的标高,直接影响分配于其上力的大小。同时平整度确定钢管柱能否发挥受力性能。
5.3吊装贝雷应分片组装,切忌图快而单组贝雷一次吊装到顶,因为贝雷片之间均为铰接,各组贝雷之间也是通过拉杆(角钢)用螺栓连接,单组贝雷稳定性差,只有通过用联结杆件将各组贝雷连接成整体后才稳定可靠。
5.4吊装贝雷纵梁之前应注意检查钢管柱加固的对拉撑、脚手架、缆风是否合理有效,纵梁、横垫梁之间联结是否牢固可靠。
5.5用吊车吊装、拆除贝雷支墩时应派专人指挥吊车,严禁吊车大臂碰撞支墩。
5.6 操作过程严格按照高空作业要求进行。
贝雷片组装现浇梁支架可行性分析
1、结构设计
支架采用梁柱式支架。支架基础为明挖扩大条形基础;临时支墩为钢管柱,共设四个支墩;支架纵梁采用贝雷片组装,三跨连续,共12排贝雷纵梁,纵梁统一采用槽钢联结成一体。
2、荷载计算
按《桥规》的规定,经计算各部分荷载如下:
①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按设计图纸中每40跨梁部砼数量为350m3的说明,混凝土的自重约为 。不计墩顶的实体部分,均平到整个跨度内为
  。
②模板和支架自重
模板及支架计重:(47米外模重量为103t,内模: )

支架自重:支架顶部铺设的方木和横向连联系,按贝雷架的0.3倍计入。

③施工人员和料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荷载:
按《桥涵手册》下册第15~16页的参考值取 ,整跨的匀布荷载为
      
④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按《桥涵手册》下册第15~16页的参考值取: ,整跨的匀布荷载为      
根据桥规:
验算支架纵梁强度时荷载组合为

验算支架纵梁刚度时荷载组合为

3、每片贝雷桁架梁承受荷载计算
(1)验算贝雷纵梁强度时作用在每片贝雷纵梁上的荷载为(按1.2不均匀分布系数考虑):
=
(2)验算贝雷纵梁刚度时作用在每片贝雷纵梁上的荷载为(按1.2不均匀分布系数考虑):
=
4、计算结构简图

图1:计算结构简图
5、支座反力

    
式中:
、 、 、 ———各组贝雷纵梁各支点处反力;
、 、 ———三跨等跨连续梁受均布荷载时的剪力系数;
———每片贝雷纵梁上受均布荷载。
则相应各支墩顶承受荷载为:
              
式中: 、 、 、 ———钢管临时支墩的所受的力。
6、一片贝雷梁承受29.723kN/m时的弯矩图

 由交通部交通战备办公室《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可知一片贝雷架的允许弯矩为788.2
安全系数K=  满足施工要求
7、一片贝雷梁承受29.723kN/m时的剪力图

 一只钢销的允许剪力为550KN,两只钢销的允许剪力为550*2=1100KN,而中间支墩的最大剪力为392.3KN。
安全系数K= (可满足施工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6-11-16 21:45:35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8、计算临时墩顶横梁
A、墩位旁临时钢管墩顶横梁:
为计算方便,把12片雷贝架按均匀布置考虑,取 ,
以两端悬臂中间三跨连续梁为计算模型,如图所示(长度单位为厘米)

临时墩顶横梁剪力图为:

       剪应力
       安全系数       满足施工要求
横梁弯矩图

   弯曲应力
       安全系数         满足施工要求
B、跨中临时钢管墩顶横梁:
同样为计算方便,把12片雷贝架按均匀布置考虑,取
以四跨连续梁为计算模型,如图所示(长度单位为厘米)
临时墩顶横梁剪力图为:

       剪应力
       安全系数       满足施工要求
横梁弯矩图

   弯曲应力
       安全系数         满足施工要求
   (钢材应力取值参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3.4.1-1)
9、钢管临时支墩
A、规格及型号
由于钢管存在部分锈蚀,而使管壁变薄,出于安全考虑所有钢管均以外径416mm,壁厚为6mm的规格进行布置。
B、钢管的布置
墩位边临时支墩按单排布置,与相邻跨墩位边支墩纵横竖向每隔3米采用[10的槽钢连接,形成稳定结构;跨中支墩按双排布置,竖向也是每3米在纵横向用[10的槽钢连接成稳定结构。
C、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钢管桩横截面面积

钢管桩横截面的惯性矩


钢管桩的计算长度,根据槽钢的连接约束作用,可知

     由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录附C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C-1 b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钢管为焊接螺旋管采用B类截面)查表并用线性内插
        
     根据横梁的剪力图可知,跨中临时支墩中受力最大的为:

D、钢管支墩的整体稳定性的验算
  
其安全系数为:  (满足施工要求)
10、贝雷梁纵向挠度的计算
施工阶段作用于贝雷架上的荷载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重、模板自重及木方自重、施工操作荷载及贝雷架自重等。上述荷载均可看作沿梁跨方向不变的均布荷载,并由12片贝雷架承担。
采用单位荷载法,结构计算简图如图结构计算简图所示, 图如图 图所示,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贝雷架弯矩图如图 图所示。

                         结构计算简图

                            图

                                 图
由 图与 图相乘可求得在荷载q作用下边跨的跨中挠度 ,考虑贝雷架为梁式结构,可按下式进行计算(不考虑支墩和销栓的非弹性变形)
       (n=9)
         
                    
                     
                             
               
                           
                          
               
                          
根据 与 在杆件同侧乘积取正,异侧取负号的原则,即得

         (满足桥涵施工规范对支架挠度的要求)
其中E和I分别《钢结构设计规范》和《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查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6-11-16 21:45:57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8、计算临时墩顶横梁
A、墩位旁临时钢管墩顶横梁:
为计算方便,把12片雷贝架按均匀布置考虑,取 ,
以两端悬臂中间三跨连续梁为计算模型,如图所示(长度单位为厘米)

临时墩顶横梁剪力图为:

       剪应力
       安全系数       满足施工要求
横梁弯矩图

   弯曲应力
       安全系数         满足施工要求
B、跨中临时钢管墩顶横梁:
同样为计算方便,把12片雷贝架按均匀布置考虑,取
以四跨连续梁为计算模型,如图所示(长度单位为厘米)
临时墩顶横梁剪力图为:

       剪应力
       安全系数       满足施工要求
横梁弯矩图

   弯曲应力
       安全系数         满足施工要求
   (钢材应力取值参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3.4.1-1)
9、钢管临时支墩
A、规格及型号
由于钢管存在部分锈蚀,而使管壁变薄,出于安全考虑所有钢管均以外径416mm,壁厚为6mm的规格进行布置。
B、钢管的布置
墩位边临时支墩按单排布置,与相邻跨墩位边支墩纵横竖向每隔3米采用[10的槽钢连接,形成稳定结构;跨中支墩按双排布置,竖向也是每3米在纵横向用[10的槽钢连接成稳定结构。
C、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钢管桩横截面面积

钢管桩横截面的惯性矩


钢管桩的计算长度,根据槽钢的连接约束作用,可知

     由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录附C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C-1 b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钢管为焊接螺旋管采用B类截面)查表并用线性内插
        
     根据横梁的剪力图可知,跨中临时支墩中受力最大的为:

D、钢管支墩的整体稳定性的验算
  
其安全系数为:  (满足施工要求)
10、贝雷梁纵向挠度的计算
施工阶段作用于贝雷架上的荷载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重、模板自重及木方自重、施工操作荷载及贝雷架自重等。上述荷载均可看作沿梁跨方向不变的均布荷载,并由12片贝雷架承担。
采用单位荷载法,结构计算简图如图结构计算简图所示, 图如图 图所示,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贝雷架弯矩图如图 图所示。

                         结构计算简图

                            图

                                 图
由 图与 图相乘可求得在荷载q作用下边跨的跨中挠度 ,考虑贝雷架为梁式结构,可按下式进行计算(不考虑支墩和销栓的非弹性变形)
       (n=9)
         
                    
                     
                             
               
                           
                          
               
                          
根据 与 在杆件同侧乘积取正,异侧取负号的原则,即得

         (满足桥涵施工规范对支架挠度的要求)
其中E和I分别《钢结构设计规范》和《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查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6-11-16 21:51:58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5.3.2.7.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
(1)工程概述
本设计单元桥梁工程除采用预制架设、移动模架和悬臂浇注施工外,对部分连续梁、连续箱梁、连续刚构和简支箱梁部分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32m双线整孔箱梁支架法现浇施工叙述如下:
(2)施工流程
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流程图详见图5.3.2.30。
(3)施工方法
①支架方式的选择
根据桥梁设计高度及梁体重量,通过方案比选,采用墩梁式支架。
②支架基础设计
根据地质条件和上部荷载,参考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安全系数取2.0。由于地质条件不同,分别在软弱地基中采用了钻孔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采用明挖扩大基础,为保证不出现不均匀沉降,各基础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系梁进行联接。桩基础在施工完毕后,进
行单桩承压试验。
③支架
A、支架基础
支架基础地基承载力δ≥150KPa,同时做好地面排水处理。支架基础图见图5.3.2.31。





























图5.3.2.30  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流程图


图5.3.2.31  支架基础图
B、支架:
根据梁身自重,单跨纵向5排钢桩,间隔4m,横向5根钢桩,每根钢桩长为6m~8m,高度调整主要由0.25m~2m长的钢桩调整,其两端皆有法兰结构,以便连接,钢桩纵、横向采用钢管剪刀撑连接,增强整体稳定性。钢桩上直接放置纵、横梁(为组合截面),纵梁上放置横带,间隔30cm,横带分长(14m)、短(6.5m)间隔布置,短横带两端钻φ22孔,安装侧模横向限位,横带上放底模,支架布置见图5.3.2.32。
C、支架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6-11-16 21:52:12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5.3.2.7.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
(1)工程概述
本设计单元桥梁工程除采用预制架设、移动模架和悬臂浇注施工外,对部分连续梁、连续箱梁、连续刚构和简支箱梁部分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32m双线整孔箱梁支架法现浇施工叙述如下:
(2)施工流程
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流程图详见图5.3.2.30。
(3)施工方法
①支架方式的选择
根据桥梁设计高度及梁体重量,通过方案比选,采用墩梁式支架。
②支架基础设计
根据地质条件和上部荷载,参考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安全系数取2.0。由于地质条件不同,分别在软弱地基中采用了钻孔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采用明挖扩大基础,为保证不出现不均匀沉降,各基础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系梁进行联接。桩基础在施工完毕后,进
行单桩承压试验。
③支架
A、支架基础
支架基础地基承载力δ≥150KPa,同时做好地面排水处理。支架基础图见图5.3.2.31。





























图5.3.2.30  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流程图


图5.3.2.31  支架基础图
B、支架:
根据梁身自重,单跨纵向5排钢桩,间隔4m,横向5根钢桩,每根钢桩长为6m~8m,高度调整主要由0.25m~2m长的钢桩调整,其两端皆有法兰结构,以便连接,钢桩纵、横向采用钢管剪刀撑连接,增强整体稳定性。钢桩上直接放置纵、横梁(为组合截面),纵梁上放置横带,间隔30cm,横带分长(14m)、短(6.5m)间隔布置,短横带两端钻φ22孔,安装侧模横向限位,横带上放底模,支架布置见图5.3.2.32。
C、支架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6-11-16 21:52:49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图5.3.2.32  支架布置图
把钢桩按不同的长度连接好后,用吊车安装就位,然后做纵、横向斜支撑连接,上面放置纵、横梁并栓接,在横带下放铁垫板,按设计要求及预压观测结果设置15mm反拱。
D、支架卸载(脱底模)
箱梁浇注完成后,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时,开始初张拉。张拉完成即可采用下分配梁下部的千斤顶使支架及底模统一均匀下落,与梁脱离,脱离后锁定千斤顶,抽出底模,拆除纵横梁体系。
④模板、钢筋、混凝土灌注及养护、张拉及压浆
模板、钢筋、混凝土灌注及养护、张拉及压浆工艺基本同悬臂现浇工艺。
⑤落梁施工工艺
A、落梁方案的制定
根据梁体自重,落梁支架采用4根φ650mm的钢管桩,其外侧密布∠120×120mm角钢进行加固, 管桩分5m长及0.15m长两种,通过法兰连接,
连接螺栓为φ22,落梁管桩下部为5m长管桩,支承于落梁支架基础上,并与基础预埋钢板(1m×1m,δ=16mm)进行间断焊接。根据墩身高度确定落梁支架基础厚度,支架基础支承于桥墩承台上;上部根据需要连接若干0.15m钢管桩,最上部刚管桩进行加固处理,中空部分用δ=10mm钢板焊成5cm×5cm网格状,增强其受力性能,同侧两管桩上部用分配梁连接,分配梁采用并排双根I32用钢板焊接制成,且受力部位进行特殊加固。分配梁两端用倒链吊在桥面上。分配梁上部放置千斤顶,千斤顶与梁体接触面垫一块0.6m×0.6m(δ=16mm)的钢板,千斤顶两侧设保险支撑(与千斤顶同高),用I32和钢板焊成箱型。梁体腹板横向中心与千斤顶中心及支架管桩中心重合。
落梁顺序为一端落5cm,另一端落10cm,然后每端进行交错落10cm。
同侧两千斤顶由一个油泵供油。
B、落梁准备工作:
梁体终张拉完毕后,进行落梁支架的安装加固,同侧两落梁支架加固情况见图5.3.2.33。支架加固完毕后,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脚手架搭设高度、长度及宽度以适宜操作及放设油泵及工具为标准,上部设有围栏、脚踏板及四周有安全网防护。
安装千斤顶:连接短钢管桩注意每连接处需加石棉板防滑,油顶放上后空行程为15~18cm。油泵放置于脚手架上,便于操作控制。在墩帽上做两个水平点(对应千斤顶),再做两个标尺,设专人控制落梁两侧高差,高差控制在4mm之内。
C、落梁
准备工作结束后,向一端的两个千斤顶同时徐徐供油,供油速度每分钟增加5MPa。油泵司机随时注意油表的变化,保持两千斤顶受力基本一致。供油到梁体稍稍离开垫块,锁定油阀。去掉一层垫块,立即垫上与一层垫块等厚的橡胶板、钢板及杂木板共计98mm。由专人负责拆除砖垛和垫杂木板与钢板,然后两个顶徐徐回油,回油速度要求与供油速度一致。梁体在下落过程中应不断调整钢板厚度,边回顶,边抽钢板,使钢板与梁体间距小于3cm,一直待梁体下落5cm后,使梁体重量由钢板支承,千斤顶留5cm空行程,然后拧掉短钢桩的上下连接螺栓,用横梁两端的手动葫芦将横梁提起,拆除一节短钢桩,落下横梁,连接螺栓。同样的步骤落另一端,落下10cm后,如此循环落至预定高度。落梁施工流程图见图5.3.2.34。

图5.3.2.33  落梁支架加固
梁体落到离支承垫石300mm时,分配梁上的保险钢支撑用钢板塞紧,再拆除剩余在垫石上的两层垫块,清理干净垫石及梁底。之后进行支座安装工作,安装支座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保证各点的高程均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并进行跨度测量,保证梁底支座上的锚栓与桥墩的螺栓孔定位准确。如有偏差则安装上滑道进行调整。支座安装完毕后继续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落梁。当支座离垫石10mm高时,精确放出锚固螺栓的位置,用销固剂锚固在支座垫石上,并按设计标高找平支座垫石表面,把垫石表面杂物等清理干净,标画好支座十字中心线,对盆式支座进行检查,然后落梁,如支座垫石与支座底板不密贴则用座浆法找平。
落梁过程中梁体位移控制,纵向位移控制采取在梁两端伸缩缝处加杂木板及木楔边落梁边调整的方法;横向位移主要依靠梁体均衡下落控制。
梁体纵横位移的调整,利用两边梁端部预埋件(I20)和被落梁体两端的预埋件(I20),采用4个30吨螺旋千斤顶进行调整,调整时梁体下部铺设轨道上加滚杆,滚杆前后及时限位,以控制梁体移动距离及速度。





















图5.3.2.34  落梁流程图
⑥质量控制
A、落梁时在支座垫石上和梁上支座上做好相应定位点及轴向十字线控制偏移。
B、支座表面与支承垫石密贴,绝对不许有三条腿现象。
C、支承梁端的临时砖垛砌筑时,保证其平整度偏差≤2mm,且其4个砖垛高差<4mm。为便于拆除,每层砖间加2mm的钢板及油毛毡,并用砂浆找平。
D、落梁用千斤面、油泵、油表、手动葫芦等必须经过检验、标定和试运转,一切正常方可使用。
E、落梁过程中,一端起落梁时,另一端梁体必须落在砖垛上,且密贴,不允许千斤顶受力。
F、落梁支架中心、梁体腹板横向中心、落梁千斤顶中心必须重合。
5.3.2.8.框架桥施工
本设计单元框架桥基础地质条件较好,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换填砂夹碎石,为便于框架底部钢筋施工,在砂夹碎石上部铺设5cm厚砂浆。砂浆凝固后,在砂浆面上测量放样,并绑扎底板钢筋,立内外模加固并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边墙和顶板钢筋,并支立侧模,顶模,支撑加固,用泵送混凝土浇注边墙和顶板混凝土。浇注要连续进行,浇注过程中每层混凝土以30cm为宜,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顶面混凝土用平板振捣器配合振捣,人工抹面并收光。混凝土浇注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
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浇注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浇注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应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且必须保证安全。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
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允许间断时间需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观测: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板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应及时校正。预留孔的成型设备及时抽拔或松动。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定时洒水养护。
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3.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6-11-16 21:52:57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图5.3.2.32  支架布置图
把钢桩按不同的长度连接好后,用吊车安装就位,然后做纵、横向斜支撑连接,上面放置纵、横梁并栓接,在横带下放铁垫板,按设计要求及预压观测结果设置15mm反拱。
D、支架卸载(脱底模)
箱梁浇注完成后,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时,开始初张拉。张拉完成即可采用下分配梁下部的千斤顶使支架及底模统一均匀下落,与梁脱离,脱离后锁定千斤顶,抽出底模,拆除纵横梁体系。
④模板、钢筋、混凝土灌注及养护、张拉及压浆
模板、钢筋、混凝土灌注及养护、张拉及压浆工艺基本同悬臂现浇工艺。
⑤落梁施工工艺
A、落梁方案的制定
根据梁体自重,落梁支架采用4根φ650mm的钢管桩,其外侧密布∠120×120mm角钢进行加固, 管桩分5m长及0.15m长两种,通过法兰连接,
连接螺栓为φ22,落梁管桩下部为5m长管桩,支承于落梁支架基础上,并与基础预埋钢板(1m×1m,δ=16mm)进行间断焊接。根据墩身高度确定落梁支架基础厚度,支架基础支承于桥墩承台上;上部根据需要连接若干0.15m钢管桩,最上部刚管桩进行加固处理,中空部分用δ=10mm钢板焊成5cm×5cm网格状,增强其受力性能,同侧两管桩上部用分配梁连接,分配梁采用并排双根I32用钢板焊接制成,且受力部位进行特殊加固。分配梁两端用倒链吊在桥面上。分配梁上部放置千斤顶,千斤顶与梁体接触面垫一块0.6m×0.6m(δ=16mm)的钢板,千斤顶两侧设保险支撑(与千斤顶同高),用I32和钢板焊成箱型。梁体腹板横向中心与千斤顶中心及支架管桩中心重合。
落梁顺序为一端落5cm,另一端落10cm,然后每端进行交错落10cm。
同侧两千斤顶由一个油泵供油。
B、落梁准备工作:
梁体终张拉完毕后,进行落梁支架的安装加固,同侧两落梁支架加固情况见图5.3.2.33。支架加固完毕后,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脚手架搭设高度、长度及宽度以适宜操作及放设油泵及工具为标准,上部设有围栏、脚踏板及四周有安全网防护。
安装千斤顶:连接短钢管桩注意每连接处需加石棉板防滑,油顶放上后空行程为15~18cm。油泵放置于脚手架上,便于操作控制。在墩帽上做两个水平点(对应千斤顶),再做两个标尺,设专人控制落梁两侧高差,高差控制在4mm之内。
C、落梁
准备工作结束后,向一端的两个千斤顶同时徐徐供油,供油速度每分钟增加5MPa。油泵司机随时注意油表的变化,保持两千斤顶受力基本一致。供油到梁体稍稍离开垫块,锁定油阀。去掉一层垫块,立即垫上与一层垫块等厚的橡胶板、钢板及杂木板共计98mm。由专人负责拆除砖垛和垫杂木板与钢板,然后两个顶徐徐回油,回油速度要求与供油速度一致。梁体在下落过程中应不断调整钢板厚度,边回顶,边抽钢板,使钢板与梁体间距小于3cm,一直待梁体下落5cm后,使梁体重量由钢板支承,千斤顶留5cm空行程,然后拧掉短钢桩的上下连接螺栓,用横梁两端的手动葫芦将横梁提起,拆除一节短钢桩,落下横梁,连接螺栓。同样的步骤落另一端,落下10cm后,如此循环落至预定高度。落梁施工流程图见图5.3.2.34。

图5.3.2.33  落梁支架加固
梁体落到离支承垫石300mm时,分配梁上的保险钢支撑用钢板塞紧,再拆除剩余在垫石上的两层垫块,清理干净垫石及梁底。之后进行支座安装工作,安装支座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保证各点的高程均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并进行跨度测量,保证梁底支座上的锚栓与桥墩的螺栓孔定位准确。如有偏差则安装上滑道进行调整。支座安装完毕后继续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落梁。当支座离垫石10mm高时,精确放出锚固螺栓的位置,用销固剂锚固在支座垫石上,并按设计标高找平支座垫石表面,把垫石表面杂物等清理干净,标画好支座十字中心线,对盆式支座进行检查,然后落梁,如支座垫石与支座底板不密贴则用座浆法找平。
落梁过程中梁体位移控制,纵向位移控制采取在梁两端伸缩缝处加杂木板及木楔边落梁边调整的方法;横向位移主要依靠梁体均衡下落控制。
梁体纵横位移的调整,利用两边梁端部预埋件(I20)和被落梁体两端的预埋件(I20),采用4个30吨螺旋千斤顶进行调整,调整时梁体下部铺设轨道上加滚杆,滚杆前后及时限位,以控制梁体移动距离及速度。





















图5.3.2.34  落梁流程图
⑥质量控制
A、落梁时在支座垫石上和梁上支座上做好相应定位点及轴向十字线控制偏移。
B、支座表面与支承垫石密贴,绝对不许有三条腿现象。
C、支承梁端的临时砖垛砌筑时,保证其平整度偏差≤2mm,且其4个砖垛高差<4mm。为便于拆除,每层砖间加2mm的钢板及油毛毡,并用砂浆找平。
D、落梁用千斤面、油泵、油表、手动葫芦等必须经过检验、标定和试运转,一切正常方可使用。
E、落梁过程中,一端起落梁时,另一端梁体必须落在砖垛上,且密贴,不允许千斤顶受力。
F、落梁支架中心、梁体腹板横向中心、落梁千斤顶中心必须重合。
5.3.2.8.框架桥施工
本设计单元框架桥基础地质条件较好,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换填砂夹碎石,为便于框架底部钢筋施工,在砂夹碎石上部铺设5cm厚砂浆。砂浆凝固后,在砂浆面上测量放样,并绑扎底板钢筋,立内外模加固并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边墙和顶板钢筋,并支立侧模,顶模,支撑加固,用泵送混凝土浇注边墙和顶板混凝土。浇注要连续进行,浇注过程中每层混凝土以30cm为宜,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顶面混凝土用平板振捣器配合振捣,人工抹面并收光。混凝土浇注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
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浇注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浇注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应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且必须保证安全。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
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允许间断时间需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观测: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板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应及时校正。预留孔的成型设备及时抽拔或松动。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定时洒水养护。
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3.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6-11-16 21:53:18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图5油,供油速度每分钟增加5MPa。油泵司机随时注意油表的变化,保持两千斤顶受力基本一致。供油到梁体稍稍离开垫块,锁定油阀。去掉一层垫块,立即垫上与一层垫块等厚的橡胶板、钢板及杂木板共计98mm。由专人负责拆除砖垛和垫杂木板与钢板,然后两个顶徐徐回油,回油速度要求与供油速度一致。梁体在下落过程中应不断调整钢板厚度,边回顶,边抽钢板,使钢板与梁体间距小于3cm,一直待梁体下落5cm后,使梁体重量由钢板支承,千斤顶留5cm空行程,然后拧掉短钢桩的上下连接螺栓,用横梁两端的手动葫芦将横梁提起,拆除一节短钢桩,落下横梁,连接螺栓。同样的步骤落另一端,落下10cm后,如此循环落至预定高度。落梁施工流程图见图5.3.2.34。

图5.3.2.33  落梁支架加固
梁体落到离支承垫石300mm时,分配梁上的保险钢支撑用钢板塞紧,再拆除剩余在垫石上的两层垫块,清理干净垫石及梁底。之后进行支座安装工作,安装支座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保证各点的高程均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并进行跨度测量,保证梁底支座上的锚栓与桥墩的螺栓孔定位准确。如有偏差则安装上滑道进行调整。支座安装完毕后继续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落梁。当支座离垫石10mm高时,精确放出锚固螺栓的位置,用销固剂锚固在支座垫石上,并按设计标高找平支座垫石表面,把垫石表面杂物等清理干净,标画好支座十字中心线,对盆式支座进行检查,然后落梁,如支座垫石与支座底板不密贴则用座浆法找平。
落梁过程中梁体位移控制,纵向位移控制采取在梁两端伸缩缝处加杂木板及木楔边落梁边调整的方法;横向位移主要依靠梁体均衡下落控制。
梁体纵横位移的调整,利用两边梁端部预埋件(I20)和被落梁体两端的预埋件(I20),采用4个30吨螺旋千斤顶进行调整,调整时梁体下部铺设轨道上加滚杆,滚杆前后及时限位,以控制梁体移动距离及速度。





















图5.3.2.34  落梁流程图
⑥质量控制
A、落梁时在支座垫石上和梁上支座上做好相应定位点及轴向十字线控制偏移。
B、支座表面与支承垫石密贴,绝对不许有三条腿现象。
C、支承梁端的临时砖垛砌筑时,保证其平整度偏差≤2mm,且其4个砖垛高差<4mm。为便于拆除,每层砖间加2mm的钢板及油毛毡,并用砂浆找平。
D、落梁用千斤面、油泵、油表、手动葫芦等必须经过检验、标定和试运转,一切正常方可使用。
E、落梁过程中,一端起落梁时,另一端梁体必须落在砖垛上,且密贴,不允许千斤顶受力。
F、落梁支架中心、梁体腹板横向中心、落梁千斤顶中心必须重合。
5.3.2.8.框架桥施工
本设计单元框架桥基础地质条件较好,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换填砂夹碎石,为便于框架底部钢筋施工,在砂夹碎石上部铺设5cm厚砂浆。砂浆凝固后,在砂浆面上测量放样,并绑扎底板钢筋,立内外模加固并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边墙和顶板钢筋,并支立侧模,顶模,支撑加固,用泵送混凝土浇注边墙和顶板混凝土。浇注要连续进行,浇注过程中每层混凝土以30cm为宜,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顶面混凝土用平板振捣器配合振捣,人工抹面并收光。混凝土浇注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
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浇注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浇注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应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且必须保证安全。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
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允许间断时间需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观测: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板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应及时校正。预留孔的成型设备及时抽拔或松动。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定时洒水养护。
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3.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6-11-16 21:54:42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一、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上部构造为36+60+36m连续刚构,箱梁为单箱双室结构,桥宽33.5m,左右幅分离式断面,顶宽16.35m,底宽8.5m,悬臂长度2.75m,箱梁根部断面梁高3.5m,按1.6次抛物线变化至跨中的1.8m,箱梁斜置以适应桥面横坡的变化,腹板保持竖直。箱梁纵向设置17*φ15.24mm钢绞线,张拉力3320KN。箱梁浇注采用满堂式支架施工,施工时先浇注主墩两侧10m长的梁段,7天后再浇注剩余梁段。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

增莞大道现浇箱梁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C50砼        立方米        3100       
钢筋        吨        516.528        原图数量,已变更
钢绞线        吨        119.796       
15-17锚具        套        96       
GPZ(II)3SX        个        4       
GPZ(II)3DX        个        4       
1.        关键工序施工顺序
l        箱梁总体施工顺序为:
左幅桥12#墩身附近10m段(193m3两次浇注)——左幅桥11#墩身附近10m段(193m3两次浇注)——等强七天——剩余梁段底板——剩余梁段腹板——剩余梁段顶板——右幅桥12#墩身附近10m段(193m3两次浇注)——右幅桥11#墩身附近10m段(193m3两次浇注)——等强七天——剩余梁段底板——剩余梁段腹板——剩余梁段顶板
l        细部施工顺序可分为:
挖除回填土80cm——地基压实——回填压实60cm石渣或片石——回填压实20cm石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设置支架垫木或扩大基础——安装支架及立柱工字梁——支架顶标高调整——高空安全防护设施设置——铺设底模——安装底板钢筋及部分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钢筋及锚具——完成腹板钢筋——安装梁内模板支架——安装顶板钢筋——砼浇注——等强至90%,龄期10D——张拉预应力钢筋——拆除支架
l        连续刚构施工工艺图
l         
二、        进度计划
见D标段总体施工计划,不再赘述。
三、        地基处理
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250kpa。原地表的回填土全部清除至291县道路面下75cm,待天气晴好时压实;然后回填60cm石渣或级配碎石,根据石料粒径大小用20t以上震动压路机一次或两次碾压;最后回填20cm石粉,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碾压至90%压实度。
地基表面应比周边地表高出至少5cm,并设置不小于2%的横坡,以利排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特别声明:本站资料全部来自互联网和网站会员上传,若侵犯作者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管理员:〖快乐小屋〗 QQ:273469910 邮箱:273469910@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天端--工程在线】    

GMT+8, 2024-5-31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