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讲述了后浇带施工工艺,适用于后浇带的施工。 
2、引用标准 
略 
3、施工准备 
略 
4、施工操作要求 
4.1“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施工期间保留时临时性温度、收缩沉降的变形缝。该缝根据工程具体条件,保留一定间(保留时间一般保留到结构封顶后,用不少于40天),在此期间早期温差及30%以上的收缩已完成,再用比厚结构提高一级的混凝土填筑密实后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结构。 
4.2模板工程 
4.2.1侧模和底模均采用组合钢模板,另拼散拆。支撑采用钢管支撑系统。 
4.2.2支模前,清除垃圾及杂物,将松动混凝土凿除,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清成毛面,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4.2.3支撑系统必须搭设稳固,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4.2.4模板与已浇筑混凝土面接缝严密,板底平整度≤2mm,与已浇筑混凝土高低差≤2mm。 
4.3钢筋工程 
4.3.1后浇带钢筋同于底板、砼墙和楼板结构钢筋,在后浇带位置钢筋连续不断。 
4.3.2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无混凝土浆、砂浆及杂物粘牢,必要时还要除锈。 
4.3.3钢筋绑扎点应全部绑扎。 
4.4混凝土工程 
4.4.1填筑前,必须重新清除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 
4.4.2填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外加剂掺量配合比等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执行,如设计无规定,填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比原结构强度提高5-10N/mm2。 
4.4.3混凝土浇筑完毕,必须保持不少于15天的潮湿养护。 
5、注意事项 
5.1混凝土浇筑同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规范规定操作。 
5.2混凝土配制必须严格控制。 
5.3浇筑密实,无漏振和过振现象。 
5.4后浇带外混凝土表面质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