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测量依据 测量依据指测量工作所执行和参照的技术性规定,本工程按照以下条目开展测量工作:
 (1)        业主和设计所指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2)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3)        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4)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5)        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
 (6)        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7)        JSB304《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规范》(建筑工程)
 (8)        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2测量仪器的选用
 仪器的选用以工程施工所要求的具体精度要求和时效要求,同时结合考虑可操作性为标准。本工程使用如下设备:
 仪  器        生产厂商        型  号        标称精度
 全站仪        SOKKA        SET2C        2”,2mm+2ppm
 经纬仪        南方测绘        ET02        2”
 电子水准仪        Leica        DNA03        ±0.3mm/km
 光学水准仪        SOKKA        B1        ±0.8mm/km
 其他辅助仪器如垂直目镜、棱镜、靶标、塔尺及钢尺等。
 以上测量仪器均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测量精度。
 3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1)        根据业主提供基准点,基准点城市座标及建筑总平面图、轴线交叉点城市坐标,采用经纬仪定出施工阶段的轴线控制点、线,根据本工程地下室布置情况,所以南北向定出××轴,东西向定出××轴,见图8-1。
 2)        轴线控制点布设要远离基坑或设置在周围永久建筑上,××轴设置在影响相对较小的逆作区及1#门对面马路上,避免基坑过程中控制点的位移量,并作为其他轴线的复核基准。
 3)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分阶段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防止地面变形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
 4高程测量控制
 1)        本工程主楼底板施工阶段高程测量控制以业主提供的基准点为依据,将基准点引测至基地内,并做好临时水准点。考虑到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临时水准点进行复测。
 2)        以基准水准控制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的临时水准点处。在基坑边寻找一个可垂直传递高程处,搭设一固定支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支架挂钩上用重锤锤吊而下。采用两台水准仪一上一下同时测量。上面的一台水准仪将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传递至钢尺上。下面的一台水准仪将钢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层上。通过以上测量工作以复核基坑垫层面标高、控制底板砼面标高和所有电梯井、集水井的井底标高。
 9.底板钢筋工程
 1)        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的标准,由钢筋翻样按图列出钢筋加工清单,现场成型加工。
 2)        钢筋加工成型根据清单进行整理、分类,按照施工用料计划堆放整齐。
 3)        底板钢筋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一次性混凝土浇捣。
 4)        底板下部的钢筋绑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能进行。
 ●        在下层钢筋绑扎范围内的桩顶处理须符合设计要求。
 ●        垫层砼的强度必须要达到能承受钢筋和施工操作荷载。
 ●        轴线、墙、柱截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
 ●        地下连续墙上的接驳器均已与钢筋采用螺旋接头形式相连,并通过隐蔽验收。
 ●        加工进场的材料和半成品质量均须达到设计规定和国家标准。
 ●        承受钢筋重量和施工荷载的保护层垫块的砼强度必须达到能承受该部分荷载的强度。
 5)        本工程钢筋接头拟采用闪光对焊及直螺纹套筒连接。闪光对焊用于成型,直螺纹套筒用于底板内的钢筋连接。钢筋接头型式、错开要求、搭接长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
 6)        底板迎水面受力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50mm。
 7)        底板下部钢筋垫块采用砼垫块,垫块纵横向间距均为1000mm。达到100%强度后方可使用。
 8)        底板面筋支架分为两种类型:
         裙房及纯地下室范围的底板厚为1100mm,板顶上排配筋为φ25@150,下排配筋为为φ32@150,板底通长配筋为φ25@150,局部区域附加配筋为φ32@150。采用角钢支架,立柱采用L63×6等边角钢,与底排钢筋电焊固定,水平梁选用L63×6角钢,每1.2m设置(结合支撑立柱位置),水平梁与立柱电焊固定。为提高上部钢筋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钢筋支架之间每隔一跨焊接2φ16钢筋剪刀拉接。
         塔楼底板厚3200mm处,板顶上排配筋为两排φ32@150,板顶下排配筋为两排φ32@150,板底下排配筋为两排φ40@150,板底上排配筋为φ40+φ32@150,板底下第三排附加配筋为φ40@150,采用角钢支架,立柱采用L63×6等边角钢,水平梁选用L63×6角钢,每1.2m设置。其余同上。
         深坑部位,底板面筋支架采用6.3号槽钢,水平梁选用L63×6角钢,每1.2m设置。
         支架平面及剖面示意图见底板支架示意图9-1:
         具体底板面筋支架计算书详见附页。
 9)        为了有效地确保墙柱插筋位置的正确性,把轴线引到上皮铁钢筋上经复核无误后,用电焊先固定一根水平筋或箍筋,再进行插筋工作。插筋完成后还需对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做好复核工作。
 10)        为方便电梯井坑处集水井的抽水、绑扎柱、墙插筋下部的固定需要,应在顶面钢筋层数较少的部位开设1~2个人孔,在浇捣砼时封闭人孔。
 11)        由于钢筋层数较多,为方便砼振捣,同向布置的钢筋要上下对齐。
 12)        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预热法校直,沾染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13)        在钢筋绑扎或焊接过程中如发现钢筋与埋件或其他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不得任意弯、割、拆、移。
 | 
 |